博美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博美厦门网拍第十二期尚古存珍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m/

尚古存珍·精选拍品

Lot.炉钧釉笔筒

年代:清

尺寸:口径:13.2cm高:14cm

说明:直筒形,胎壁显厚,平口内敛,直壁圈足。内、外、底遍施炉钧釉,圈足露坚致细腻的胎体,修胎规整。通体釉面失透,以高粱红、绿色为主,於自然垂流中相互交融,繁密斑驳,似星空般变幻无穷,意境幽远隽永。陈之于书斋案头,优雅不失灵秀,得以赏心悦目,文房美器。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其名。雍正朝产品釉色以红为主,红中泛紫,喻为“高粱红”,乾隆朝及以後则以蓝绿色为主。

Lot.郎红釉水盂

年代:清

尺寸:口径:4.5cm腹径:10.5cm高:5.4cm

说明:水盂作荸荠样式,敛口,腹部扁圆饱满,线条环匝流畅,底承圈足,足脊修正,圆润平滑,俗称“泥鳅背”。

内壁及底施蛋壳青釉,外壁施郎红釉,釉质凝厚润泽,釉色层次感强烈,釉面满布冰裂状开片,丝丝密密,自然交织,古色古香。

Lot.窑变釉“三阳开泰”胆式瓶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5.4cm

说明:拍品器型经典优美,精巧而不失端庄之气,适于斋室插花、陈设。

圆口微敛,直径较粗,削肩,腹部微垂,状如悬胆,故名胆瓶。底承外撇圈足。

内壁及底施白釉,外壁施窑变釉,颈部呈豇豆红色,肩部为月白色,腹部及圈足显现酱黄色,三色界线分明亦有融合,极为新颖特殊。釉面光润,开片舒朗有致,更添装饰效果。

Lot.仿定窑白釉灵芝纹螭龙海棠瓶

款识:“宋定”

年代:清

尺寸:净高:15.6cm

说明: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生产精美白瓷著称,历来为藏家所重。乾隆皇帝曾作御题诗:“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来赞咏定窑。

此瓶形制精雅,亭亭玉立。整作海棠形,微唇沿,长细颈,弧腹下收,底承圈足。颈部堆塑螭龙纹,身躯矫健,昂首仰望,灵动多姿。器身两面暗花灵芝纹。通体施釉润泽,莹素甜美,瓶身遍布开片,古韵犹然。底心釉下暗刻“宋定”款识。

旧配锦盒。

Lot.“大清乾隆年制”款仿哥釉寿字纹方扁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年代:清

尺寸:高:16.5cm

来源:广东省文物商店旧藏

说明:此件仿哥模印百寿纹扁瓶,古雅肃穆,周正规矩。整作扁方形,唇口,束颈,折肩,直腹折收,下承外撇高圈足。足墙内外及口沿施酱釉,余部内外施仿哥窑白釉,泛牙黄之色,釉面呈现不规则自然开片。

颈部饰云蝠纹,足墙饰灵芝云纹,瓶身两侧开光“蝠衔团寿”并坠以云磬,寓意“福庆有余”,瓶身前后两面满印寿字纹,一行六个,共计二十四字,每个寿字均形体不相同,然排列及间隙颇具法度,加之造型沉稳端庄,使人望之便觉典雅之至。

Lot.矾红描金八卦纹八方洗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年代:清道光

尺寸:口径:19cm高:7.6cm

说明:此洗造型周正,胎体显厚,整作八方造型。内壁及底施松石绿釉,底心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器身以模印工艺装饰,口沿城垛纹,足墙饰回纹,器壁主体纹饰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道家八卦纹。凸起纹饰均以矾红彩勾勒,描金点缀,富丽之姿难掩。

Lot.矾红缠枝莲纹开光粉彩花鸟纹花盆(一对)

年代:清乾隆

尺寸:口径:28cm高:19cm

说明:清宫花盆式样丰富,材质多样,尤以康雍乾三朝制作为盛,参考清宫陈设文件和宫廷绘画作品可知,不同材质的花盆使用功能不一,存在明确的分工。金银、玉石、铜胎珐琅等花盆均为殿堂室内陈设器,承托相应的琼树玉花等人工盆景。瓷质花盆则是实用器皿,主要供后寝生活区与京郊各处皇家园林使用。

此对花盆形制如一,仅口沿足胫处的蓝、黄彩料有别。侈口,直壁,筒式腹,底承圈足,内壁施半釉,外壁无釉露胎,底心开圆孔以泄通水气。

内沿饰矾红花卉纹,外沿饰如意云头纹,足胫处为变形莲瓣纹,腹部矾红缠枝花果纹,寓意“福寿延绵”,两面云形开窗,内以粉彩绘制梅雀报喜图及雉鷄牡丹图。雉鸡又称绶带鸟,是在寿图中经常选用的瑞禽,由于“绶”与“寿”、“带”与“代”谐音,因此绶带鸟便成了人们心目中长寿的象征。

Lot.五彩饕餮纹堆塑螭龙鋬匜

年代:清康熙

尺寸:长:11.3cm高:5.2cm

说明:匜之造型,古来有之,自赵宋一代至晚清民国仿古之器,亦屡见不鲜,备受好古者珍爱。传世仿古匜,多以铜、玉、竹木为多,瓷质制品极为鲜见。康熙朝之五彩匜,更是凤毛麟角,见一例原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经纽约佳士得年9月15日售出,编号。

此五彩匜,短槽流,深腹,圈足,与流相对,置方折耳鋬,耳之两侧堆塑双螭龙拱惟,槽流之下亦有两螭龙攀爬,灵动而祥瑞。腹身双出戟,绘制兽面纹两组,外口沿饰如意云头纹,内口沿绿釉地上是花卉纹,并间以描金“寿”字。

Lot.粉彩云龙纹洗

款识:“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年代:清咸丰

尺寸:17.2x13.2x7cm

说明:椭圆形洗,敞口微敛,弧腹下收,底承圈足。内壁及底施松石绿釉,底心红彩篆书“大清咸丰年制”方章款。足墙蓝料彩绘回纹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以粉彩绘制海浪之上,苍龙姿态各异,于云海之中或隐或现,大有气夺千里之势。整器造型周正饱满,绘工精细,色彩繁多,但搭配的恰到好处,为咸丰朝瓷器的代表作品。

Lot.粉彩人物桃园雅集图瓷板

年代:民国

尺寸:48x33.2cm

说明:瓷板作长方形,胎釉精良雅洁,所绘图案为桃园雅集。四高士身着华服,围案或坐或立,姿态各异,表情生动,周围湖石嶙峋,桃花盛开,春意盎然。

整体布局疏朗有致,绘画流畅,人物刻画细腻,设色柔和,意境自然清逸。若配以木框,悬之书房,妙意横生。

Lot.“洪宪年制”款粉彩“陆逊问津”图棒槌瓶(一对)

款识:“洪宪年制”楷书款

年代:民国

尺寸:1#高:25cm2#高:25.2cm

说明:此对棒槌瓶造型挺拔,隽美别致,通体白釉润泽如玉,胎釉结合紧密。以前画后诗的构图,画面中持杖老翁即黄承彦,与其相对骑马者应是吴国镇西将军、大都督陆逊。背面楷书题识,书写精绝,工致严谨。底部“洪宪年制”蓝料楷书款。

本品所绘人物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之“孔明巧布八阵图”一节。吴蜀夷陵一役,刘备大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误入此阵而许久不得出,突然阵内现一老翁,将陆逊一班人马带出阵外。经询问得知,老翁乃诸葛亮岳父黄承彦,黄翁言此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陆逊慨叹孔明所设阵法之精妙,自愧不如,遂下令收兵回吴。

Lot.青花矾红龙纹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年代:清乾隆

尺寸:口径:20cm高:3.7cm

说明:撇口,浅弧腹,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清亮,釉质肥润。盘心双圈内绘苍龙戏珠,外壁二龙赶珠,以矾红绘祥龙及火珠,周围以青花绘云纹,线条流畅,涂绘准确。

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工艺,始创於明宣德时期,后世多有烧造。此盘龙纹绘制体刚劲有力,颇为精彩,青花明快,红釉妍丽,集中体现乾隆彩釉之特点。

Lot.青花山水幽居图胆式瓶(一对)

年代:明

尺寸:1#高:19cm2#高:18.4cm

说明:胆式瓶一对,形制相仿,撇口,长束颈,削肩,弧腹下收,底承圈足。通体施凝厚青润的白釉,以青花装饰。其一腹部一面折枝花果纹,另一面桃心形开窗绘山水图;其一通景绘画山水幽居图。整器青花色泽浓淡相宜,绘工精道,皴法老道,颇具水墨韵味,文人气息浓郁,时代特征鲜明。

Lot.青花花卉纹葵瓣式大盘

年代:清康熙

尺寸:口径:27.7cm高:4.7cm

说明:此盘风格鲜明,规格颇大,胎体坚致细腻,整作十六瓣葵花式,造型舒展优美,落落大方。通体施白釉,釉水滋润肥厚,内外壁以青花绘制葵花纹,盘心饰缠枝葵花纹,纹饰较为图案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Lot.青花云山问道图花浇

年代:清顺治

尺寸:高:21.7cm长:14.5cm

说明:此造型的花浇为明末清初之典型。撇口,一侧出鸭嘴形流,束颈,溜肩,弧腹下收,至底外撇,颈腹部设壶把,通体以青花描绘纹样,颈部饰花卉纹,腹部主体纹饰为人物故事图,采用分水画法,青花青翠艳丽,浓淡参差交错,人物、景物绘画飘逸自然,显得超然脱俗,属同时期精细之作。

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

此时文人雅士当中出仕奉君之思潮暗涌,与隐逸自洁、寄怀山水的主流形成对立。此“问道图”花浇的出现颇有深意,正是此种思潮之寄托。

Lot.青花麒麟飞凤纹粥罐

年代:明崇祯

尺寸:口径:14.9cm净高:15.5cm

说明:此品形体饱满端庄,胎体厚重,胎质匀白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润泽,肥润清透。通体以青花装饰,颈部饰花卉纹,腹部画面中麒麟蹲坐在地,回首昂视,长吻大张,口吐火云,身躯矫健威猛,鳞片刻画细致;另一面圆日当空,凤飞在天,花尾颀长,身姿婀娜,周围衬以牡丹、芭蕉。整器青花发色淡雅,绘工精湛,极富水墨韵味,具典型崇祯时代风格。

麒麟纹作为瓷器装饰纹饰在元代景德镇窑兴起,常与飞凤相伴,组成麟凤呈祥纹,多作配以山石、瑞果等。麟凤纹是明末清初时的流行装饰纹样。明朝末年,国势颓危,百姓祈求吉祥平安,因而瓷器烧造中常以此类瑞兽瑞兽为题材,以表达美好希冀。

Lot.德化窑白釉狮耳簋式炉

年代:明

尺寸:口径:12.5cm净高:7.5cm

说明:炉作簋式,平口唇沿,束颈缓收,颈两侧贴塑双狮耳,腹部扁鼓微垂,底承圈足较高,足缘凸弦,与口沿天地相映。通施润泽白釉,足脊及内底露坚致细密的胎体。

拍品炉形为明代德化窑之典型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德化白釉狮耳炉,与本品造型相类,文物号:新09。另见有北京保利拍卖2年12月9日,一件“清早期·德化窑狮耳香炉”,以RMB46,价格售出,编号,可兹对比参考。

附木质玛瑙钮炉盖及炉座。

Lot.“何”字款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坐像

款识:“何”

年代:明

尺寸:高:32cm

记录:OrientalArtAuctions,2年7月6日,编号.

说明:德化窑素来以白瓷雕塑神佛像着称,而观音像则因其静美柔婉的风韵,历来最受珍爱。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所制作的瓷雕观音达到了德化人物造像的最高水平,蜚声中外,何派技法所特有的风格和技艺垂范后世,流传至今。

本品造型极为接近生活,为人们喜闻乐见。观音赤双足呈半跏趺坐姿坐于高座之上,低眉若有所思,神情娴淑,姿态端庄,胸前饰缨酪,手腕饰玉镯,披斗篷式袈裟,衣纹或疏或密,飘逸自然。后背钤“何”方章,清晰而端正。怀中抱一婴孩,呈坐姿,面容活发静谧。整体釉水肥闰,刀法深刻,此像将人物雕塑的生动传神,在衣饰和底座处理上颇具匠心。

送子观音题材的造像在北宋时期已有之,到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送子观音像即典出于此。

Lot.德化窑白釉自在观音

年代:清

尺寸:高:20.8cm

说明:德化窑白瓷雕塑神佛像以工艺细腻,生动传神而著称,历来受世人珍爱。

此尊德化观音发丝整齐细密,大耳下垂,面如满月,额头饱满,额间白毫,双目含苞,鼻若悬胆,樱唇小口,下颚颔收,头微偏转,胸饰璎珞,身着长袍,衣纹雕塑起伏自然,将布帛的质感塑造得极为传神。立右膝,屈左膝,双手揶于袖内,充分展现了观音典雅文静,静美柔曼的风度。整体釉水肥润,釉色温润亮泽,气息宁谧,独具韵味。

Lot.德化窑白釉云龙纹六方瓶(一对)

年代:清早期

尺寸:1#高:26cm2#高:26.3cm

说明:瓶型高挑,整作六方形,撇口,长束颈,弧腹微垂,器身线条流畅,底承六方饼足。颈两侧对塑狮首耳,口沿饰回纹及蕉叶纹,器身两面凸雕苍龙腾跃于海水之上戏耍龙珠,龙首倒勾,龙尾上摆,呈昂扬向上之姿,龙身虬健有力,跨度大而富有气势,周围衬以祥云纹,至为吉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