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者如何做到心平气和的开车
记得小时候看米老鼠与唐老鸭,里面有一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高菲狗平时是个“好好先生”,为人处世都很和善,可是一旦坐到方向盘后面,就变身成了“胡来先生”,一路横冲直撞,看不得任何人任何车挡在自己前面。那时候街上车还很少,对这个情节只是看着好玩,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变成了有车族,才发现其实这种变化很有些普遍性。很多人一碰到堵车就马上变得焦虑不安,不停按喇叭。变灯了前面的车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恨不得一头把它顶出去,路上只要有车超过自己,就马上跟他来段公路赛,旁边要有人挡了自己,扭头就破口大骂。 来源:Getty Images Sami Sarkis [点击放大]长期以来提到这类不文明行为,多数人都将之归结为国人素质较低,后来看到一些身边的朋友也这样,他们平时可真的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和淑女,才觉得开车便控制不住情绪也许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国外还有个专有名词-“路怒症”。 车辆驾驶确实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在都市里,驾驶者或者是要急匆匆的赶去上班,或者是要赶去约会,或者是希望能够尽快回到舒适的家里,很多人会无目的的散步,但很少会有人开车出来溜达,特别是早晚高峰的时候,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这时的驾驶者难免会有焦急的心情,假若驾驶者本身就具有“A型性格特点”(多具有较强的好胜心、难以抑制自身冲动等),就很容易诱发“路怒症”的发作。 心理学上将路怒这类症状归结为“阵发性暴怒障碍”,据交管部门统计,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并非由于司机技术不佳,而是由于司机为暴躁情绪控制而引起。特别是当这种情绪不只是停留于情绪层面,而是赋诸于行动,比如不顾危险的超车、辱骂挡路者等,这就需要引起很认真的注意了。 路怒症实际上是一种对焦虑的应激反应,为什么很多人酷爱开快车甚至疯狂飙车,就是因为这种速度快感和对机械操作的满足感能带给驾驶者强烈的神经刺激,开过车的人都知道,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高速驾驶更是需要驾驶者完全投入的专注于其中,正是这种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速度感,能很好的带来个体的神经放松,从而舒缓因平时工作生活中积压的郁闷而造成的神经紧张情绪。这种专注是普通的紧张到放松训练很难达到的,而一旦这种速度感、成就感被破坏,就很容易引起攻击反应来借以发泄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平时很文静的人在驾驶时却表现出全然不同的急躁情绪。同时,城市里浩荡的车流本身会给人以压迫感,长时间的堵车,驾驶者闷在狭小的车内空间,容易造成大脑缺氧,这也是引起烦躁情绪的一大诱因。 驾车者互骂几句倒也不算什么,但若是由此引起纠纷就很划不来了,更不要说超速驾驶、开斗气车是多么危险的事,由此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对于驾驶这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极其重要的。简单的办法是经常自己提醒自己,等一等——很多时候对错就是在这毫厘之间。在等红灯的时候,男司机不妨点根烟,女司机不妨照照镜子,其实也等不了太久。遇见前车启动慢,按几下喇叭也就可以了,想想在自己车里骂对方也听不到,何苦浪费自己感情呢?也许就是这一瞬间,你的车也该走了,你也就淡忘了刚才的不快,而你若是一时想不开,一定要去跟对方争个什么,没准你现在还在原地呢。人们长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开车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前面也许堵得一塌糊涂,但你等几分钟、听听音乐、抽口烟,再看的时候也许路已经疏通了,所以说,真的障碍自己的,其实还是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一时的烦躁所控制,眼前的世界也就会开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