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美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使命有担当,这
TUhjnbcbe - 2024/10/2 15:36:00
国外治疗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918/7727689_0.shtml
                            

★敬法如饴

初心如炬★

先进事迹纪实

史华松,现任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木渎法庭副庭长。多年来坚守在守护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办案数量、质效名列前茅,累计审结案件超件,调解、撤诉率近74%。凭着对“法官”职业的一颗初心,他踏实敬业、勤勉不懈,先后荣获吴中区劳动模范、“吴中好人”称号、苏州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苏州“十佳人民法官”称号、江苏省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等诸多荣誉。

“怎么会有这么傻的法官”

周六是张律师与同行、朋友间固定的“碰头日”,大家聚在一起谈论业务或是说说特别的见闻。席间,张律师的手机突然传来呜咽似的震动声,每个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它,氛围突然有些尴尬。张律师稍带惊讶地看了一眼手表,再看向屏幕上熟悉的来电显示,无可奈何地笑了。

“这么晚了谁还会打给你?不是尊夫人不准接!”一位同行带着调侃发了话。

“是位法官,估计是想了解一下当事人情况吧。”张律师拿起电话正准备往外走,就被朋友拦了下来。

“别开玩笑了,怎么会有这么傻的法官周六晚上九点还在上班,快把电话挂了咱们继续……”朋友的话被眼前张律师的手机屏幕打断,看着跳动的人名他慢慢松开了张律师的胳膊。

“吴中法院史华松”

“对他来说,周六上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张律师说着快步走出包厢接听了电话。

这位法官在业内小有名气,大家都叫他“傻子法官”,因为他把旁人口中无法理解的“傻事”做得甘之如饴,只有像张律师这样与他打过多年交道的人才能明白他的那股“傻”劲儿。

成为法官之前,史华松曾是一名律师。在别人眼里这是个光鲜的职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收入颇丰又自由,可以说是大多数学法之人的理想职业。而史华松却觉得自己内敛沉静、不喜应酬,心中憧憬已久的是端坐法庭、身披法袍、秉公断案。年,他不顾旁人劝阻,毅然放弃了律师的身份,考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

“真的太傻了,好好的律师不做非要进法院。”每每听到如此评价,史华松总是一笑而过:“性格使然。”他不愿去过多地解释,别人不懂他的理想信念,自然也不会理解他的坚持。

虽然要回到原点从法院基层做起,但他没有因为身份、收入落差感到懊悔,也没有因为工作繁琐而懈怠,反而奋发图强,为了理想刻苦钻研、拼尽全力。年4月,史华松被正式任命为审判员,坐上审判席的那一刻,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执着,却也更加不满足于自己的能力。之后的一年里,他将自己置身于专业书籍、典型案例和精品文书之中,如饥似渴地学习只为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年4月,凭借过硬的审判能力和出色的质效成绩,史华松被任命为吴中法院木渎法庭副庭长。

“他从不让自己有一分钟的松懈,这么多年朝六晚九、一周六天的工作日常雷打不动,遇到棘手的案子凌晨3点就会来法庭作准备,把保安师傅都吓了一跳。”木渎法庭徐澄庭长说,“现下,法院的文书材料送达难,史华松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凑当事人的时间,早至4、5点晚至8、9点去找当事人,只为能顺利把文书送到当事人手上。”说起这位得力干将,徐澄庭长如数家珍:“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次,华松连续十天高烧,一声不吭坚持工作,全法庭竟没一个人看出他生病不适,这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燃灯’精神。”

“有人说史庭长这么忙碌,把工作、生活混为一谈,实在无法理解,而我却觉得这正是他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张律师说,“相识这么多年,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何事都以工作需要为重,就算因此不能经常顾及家庭他也无怨无悔,如今这样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面对别人的褒扬,史华松也一直不矜不伐:“我只是想对得起这个职业、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他把司法之路看作一场自我修行”

“一个好法官是什么样的?”

“我要做什么样的法官?”

“司法的意义是什么?”

遇到史华松之前,这三个问题已经让杜荣尚困扰了很久。从开始学习法律到考上吴中法院,杜荣尚一直找不到清晰的职业目标和理想,“是师父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年,杜荣尚因工作调动开始在史华松身边担任书记员。他早就听说这是一位踏实敬业、拼劲十足的法官,自己也很想跟他学习办案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便主动认了师父,成为史华松的“大弟子”。然而,这位师父却十分与众不同。

“他从不口头传授我任何知识和技能,只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工作习惯。”杜荣尚说。

作为史华松在工作中“最亲近”的人,他平时的工作习惯杜荣尚看得最为真切。只要遇到重点难点,史华松都会上网查阅上级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从中总结办案方法,为疑难案件寻找最恰当的突破口。当遇到调解难题时,史华松会请来同事帮忙一起分析案情,集思广益,不困于思维局限。在疑难复杂案件面前,人们难免会有畏难情绪,而史华松却喜欢迎难而上。

“他从不抱怨从不畏缩,只是一头扎进案卷里分析研判,不会因为案件难度大而多说一句话、少做一件事。”杜荣尚说,“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过程中锻炼庭审驾驭能力,并总结归纳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办案节奏、思路和方法。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也是他默默传授的真本事。”

“什么样的办案方式才是真正适合基层法院的?”这是史华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结合基层法院人案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将减少当事人诉累、纠纷化解在基层作为目标,探索创新“释法+”工作机制,以法官释法为手段,在送达、开庭前、庭审中、庭审后、和判决前全程释法。

从年开始,史华松就在试行这项工作模式,对每一起有可能实现成功调解的案件都亲力亲为在各个环节向当事人释法析理,事后积极总结成功经验,遇到瓶颈时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一点点构筑起这项新型调解机制。

作为史华松的“徒弟”、助手,杜荣尚全程参与了模式的实践与运行:“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起居间合同纠纷案件,在双方当事人态度都很强硬不愿让步的情况下,师父先稳定双方情绪,再衡量合同履行程度拟定一个折中的调解方案供他们参考。”

“他们又没有做什么事,我凭什么要付钱给他们?”在这起居间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前询问环节,被告刘某对原告苏州某房产经纪公司的诉求不以为然。而房产经纪公司却坚持认为刘某应按合同履约,支付居间服务费元及相应利息损失。

就在这之前几个月,刘某找到该房产经纪公司想要购买一处二手房,公司向他提供居间服务,与屋主吴先生达成购房意向,三方于年5月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除了买卖事项,这份合同还约定了刘某应支付房产经纪公司居间服务费元。然而,刘某因为一些私事决定不再购买这套房产,便直接与吴先生解除了买卖合同关系。原以为自己与房主之间的关系变更和房产经纪公司毫无关系,却没想到因此被诉至法院。刘某固执己见,与该公司之间的对抗情绪也开始激化。

史华松见此情形,便先让双方先分开冷静,自己对案情进一步分析梳理,发现该案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可以优先选择在开庭审理前开展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诚信面对案件事实。

“史法官向我解释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相关的法律规定,虽然一开始我不太懂,又态度不好,但他一点都不介意,把我不懂的地方又换一种方式解释了一遍。”调解后,刘某回想道:“他真的很耐心,为了让我们都满意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中介做的工作都摆在我面前说理。看到他这么细致、讲道理,我也不能再偏执下去,认可了这个支付70%服务费的调解方案。”

在成功调解了多起案件后,史华松在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形成机制,让矛盾化解工作有更有效的方法可循。“为了把工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他从自己几乎饱和的工作日程中抽出大部分休息时间去总结、去提升。”杜荣尚说,“比起之前的‘全程调解’,他投入了更多的心力和耐心,只为能通过释法析理在判决前顺利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史华松的工作态度就连徐澄庭长也颇感佩服。“和华松搭档这几年,我总能感受到他对于工作的真诚和激情。”徐澄庭长说,“我一直很好奇他是如何保持这颗初心做好工作的。他的回答是,做好自己,守住良知道义和心底纯净,每天有积极的心态,就能做好工作。”

在旁人眼中,史华松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平静的眉目之间看不到一点波澜,仿佛总是轻松自在、毫无压力。旁人不知道的是,纵有千般烦恼他也会泰然应对,因为他早已把司法之路看作一场自我修行,所有困难都是修行路上的必修课。

“他的坚持是一种信念,是对公正司法的忠贞信仰。”在杜荣尚心里,史华松就是自己未来想要成为的法官。他像是一杆标尺,画出的每一笔都横平竖直,没有弯曲没有偏颇,默默地勾绘着公正,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有这样的法官是百姓的福气”

在吴中法院,史华松事必躬亲是出了名的。“他不是在实地调查,就是在去调查的路上。”这是木渎法庭人人都知道的“定律”。

“燃灯者”邹碧华曾说过:“当一个好法官光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如果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会干瘪无味。”这是史华松始终奉行的职业信条。他常常亲力亲为深入实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还原事实真相,把“公正”二字进行到底。

两年前,一位坐着轮椅的当事人许老伯来到法庭,声泪俱下恳请史华松帮自己讨回公道。原来,许老伯此前骑着电动车正常行驶在路上时被一辆右转的小轿车撞倒,造成右股骨骨折,并遗留右髋关节功能障碍,经交警部门认定,小轿车驾驶员负全责。因为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许老伯便向吴中法院起诉,要求驾驶员及保险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15元。然而,由于许老伯伤前从事泥瓦工工作,平时工资都是现金发放,没有银行交易流水佐证,导致双方对误工费数额认定产生了分歧。

许老伯无奈之下找到自己老板,想请他配合出庭作证。“老板不愿意给我作证,我自己也证明不了一个月拿多少钱,法官同志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泣不成声的许老伯让史华松动容。他虽然是事故无过错方,却只拿到了保险公司垫付的元医疗费,作为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许老伯不仅暂时无法工作,而且为了治伤已经花掉了不少积蓄。史华松决定,一定要去把许老伯的工资情况调查清楚。

根据许老伯的陈述,史华松依职权来到他的工作单位,当面向公司负责人核实他的工作情况及伤前收入状况,负责人提供的财务明细证明了许老伯的说法属实。在此情况下,史华松依法认定许老伯的误工费为元,最终判决保险公司还应赔偿损失.55元。

“遇到史法官是我的福气!”在近期吴中法院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学习会上,应邀前来的许老伯回想起这段往事仍感慨万分,“有这样的法官也是百姓的福气!”

在史华松看来,公平正义不仅仅体现在法庭上的秉公审判,还需要有一颗良善公正之心,时刻恪守司法良知和道义,在更大范围让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才是一个法官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真的是他们的员工!”一位从事操作工的90后小伙小张在工作时不慎被机器压伤了手指,原以为能向单位申请工伤赔偿,谁知这家公司却为了逃避赔偿责任,仗着小张拿不出证据,竟否认自己与小张存在劳动关系。

案件庭审时,用人单位笃定小张无法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坚决否认小张是自己的员工,而小张虽满腹委屈却没有证据,神情无助又紧张。

“小张,你是什么时间入的职?在单位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你的作息时间和工作场所情况又是怎样的?”

“用人单位,你们公司一共有人少人?从事操作工的有几人?操作工的作息和工资情况是怎样的?”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发问,史华松发现小张对这些问题都能自然、快速作答。相反,用人单位却对询问有些遮遮掩掩,有刻意回避之嫌。

为了查明事实,史华松依职权与小张一同前往该公司调查。过程中,小张不停为史华松介绍公司情况,现场指认出受伤前工作过的钻床车间和认识的同事,明显对公司环境十分熟悉。在公司车间入口处,史华松发现了一个考勤设备,他想事情发生不久,公司应该还没来得及注销小张的数据,便让他尝试进行电子考勤。不出所料,考勤设备果然仍能识别小张的指纹。根据这一系列“蛛丝马迹”,史华松果断认定小张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凭借耐心细致与敏锐的“嗅觉”,史华松常常在深入实地的过程中找到有力证据,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法官,有情怀很重要。”史华松口中的“情怀”是一种公仆情怀,源于他清醒的社会角色意识。这种情怀是他坚守初心的不竭动力,让他在每一个案件中心系群众,践行公仆之职。

“使命于他而言就是让法深入人心”

不久前,一名男子抱着一只小白狗坐在法庭上的照片在新浪微博上广为流传,网友争相发问:“庄严肃穆的法庭竟然允许狗进入?为什么要带着狗上法庭?”这则名为“抱狗上法庭”话题新闻也一度因为网友的热烈讨论登上新浪微博实时热搜榜第二名。

那是一场在木渎镇姑苏村开展的“阳光司法到街镇”巡回审判活动,由史华松担任审判长。当天,一位特殊的“当事人”让前来旁听案件的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村镇干部群众代表们都瞠目结舌。这位“当事人”是一只通体雪白、憨态可掬的博美犬,被主人紧紧抱在怀里它显得有些“壮实”。

“法官您看,我的这只博美是不是挺大的,不像是小型犬该有的体型。”主人小何有些吃力地尽量把狗抬高,好让法官能看清它的全貌。

原来,就在年初,小何从某宠物店看中了这只当时还身形小巧的博美,甚是喜欢,便花了元购买了这只博美犬。然而,随着小狗一天天长大,小何却发现它的体重严重超标,肩高等数据也与标准博美犬特征不符。小何开始怀疑它并非“博美”品种,于是带着狗去咨询几位专业兽医,均认为他购买的犬只并非纯种“博美”犬。

“我已经把狗养这么大了,也有了感情,肯定不会因为血统不纯就把它扔掉,但是心里实在不舒服。”小何气愤之下将某宠物店告上法院,要求其返还价款元。

法庭上,某宠物店坚称自己出售的确为博美犬,长得体型偏大、体重偏重有可能是基因问题,也有可能是主人喂得太好致其超重,这是宠物店无法控制的原因,犬只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品种上的问题。对此,史华松专门在庭审前向动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并充分了解纯种博美犬应有的特征,再结合法庭上这只“博美犬”的体型、体态及其他客观事实,认定该犬只并非纯种博美犬。

“作为商家,应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售卖宠物之前要向消费者如实说明宠物情况,因为很多事实是无法掩盖的,一旦被消费者发现,会对商家自身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得不偿失。”史华松力促双方当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宠物店在他的释法明理下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返还小何元价款。

“原来是这样,看来养宠物之前一定得先了解清楚。”

“购买纯种狗可以去有资质的犬舍,比较靠谱。”

了解了案件来龙去脉的网友议论纷纷。

年起,吴中法院已连续9年开展“阳光司法到街镇”巡回审判活动,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及群众等旁听案件庭审,通过真实案例了解法院工作、增强法律意识。史华松作为这几年“阳光司法到街镇”中多起案件的主审法官,选取的案件都十分“接地气”,尽量贴近百姓日常生活,让旁听群众从案件所折射的相关问题中引发思考。

“现在饲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随之引发的与宠物相关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史华松说,“这次活动选取这起有关宠物买卖的消费者权益保障纠纷,就是为了让大家在购买宠物之前要多留心,防止日后产生纠纷。当遇到此类纠纷时,也能懂得要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应对。”

今年9月起,吴中法院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全院掀起“初心是什么?如何不负使命?”的广泛讨论,作为法院先进典型的史华松瞬间成为大家追问的目标人物。

“我的初心就是良善公正之心,使命的话就是做好一名法官应该做的工作吧。”史华松总是这么回答。

“使命于他而言就是让法深入人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学习会上,徐澄庭长与杜荣尚一致认为史华松一直在践行使命的路上奋进,从未辜负自己的法官理想。

“史庭长不辞辛劳地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敬业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更希望今后他能注意身体,病了就要多休息,因为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高效地工作。”前来参会的木渎镇人大代表、医院工会主席张颖说。

原标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践行使命有担当,这个法官好样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使命有担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