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曾对王夫人说:“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贾母也说过:“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生得好、模样爽利,《红楼梦》中两个眼光最毒的人对晴雯的评价出奇的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晴雯是红楼中的最美丫鬟,没有之一。
可是她虽然长得美,却最终惨遭人诽谤陷害而死,含恨而终的人生悲剧,不仅让怡红公子伤情,直到现在也是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本文就从社会因素、权利牺牲品和自身原因三个方面来剖析,为什么她会有如此的人生悲剧,为什么她明明手握一手好牌,最后却打的稀烂。
一、社会因素
晴雯之死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
在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观点特别鲜明,女子的身份地位非常低下,没有多少话语权。比如探春这个贾家被称为“玫瑰花”的三小姐,虽然身怀家族忧虑,想要兴利除弊,可是碍于自己的庶出和女子身份,都依然展不开手脚,最终失败结局。
更何况是晴雯这么一个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丫鬟,她只是荣府的老仆妇赖嬷嬷买回来当使唤丫头的,是奴才中的奴才。后来赖嬷嬷经常带着她到荣府去给贾母请安,她伶俐的模样引起了贾母的注意,赖嬷嬷为了讨好贾母,便把晴雯当成礼物孝敬给了贾母。
贾母由于宠溺孙子宝玉,便又把他送给了宝玉做使唤丫头,在此过程中,她们从来没有把她当成一个人看待,只是随手买卖、转赠的一个物件而已。
这就从根源上注定了她虽然抗争、却依然悲剧的人生,因为她对自己的命运没有任何自主权。
虽说晴雯来到宝玉的怡红院,生活处境明显提升,吃穿用度与主子一样,还不朝打夕骂的,更甚她可以行使自己的威严,小丫头子们稍不如意,她还可以反过来教训。
就连要服侍的主子宝玉很多时候都要看她的脸色,对她小意殷勤。晴雯曾经因为失手丢了一把扇子在地上,正巧宝玉心情不好就说了她两句,她就敢反语讥讽摆脸子,最后还是宝玉主动求和,撕扇博美一笑。袭人就曾说宝玉,不挨晴雯几句话,就过不了一天。
可毕竟宝玉是那个时代的另类,他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可以做到对所有丫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但是当权者不会。
奴才跟主人关系感情再好,只要哪天主人不如意了,奴才随时都可能小命不保。比如宝玉间接导致的茜雪被撵、芳官被逐出家,王夫人间接导致的金钏儿之死,都只是封建社会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晴雯做为一份礼物被人转赠,本身代表着她的自身条件不错,是丫鬟中的佼佼者,可是在封建时代的世代家族里,只要是奴才,都只是一个供驱使的工具而已,主人随时拥有生杀大权。
最后她在大观园被奸人诬陷,生病期间被王夫人冠以“女儿痨”的名义驱逐出府,身上的好衣服都要扒下来留给其他丫头们穿。而回到家重病在床,醉泥鳅一样的哥哥和嫂子连一杯水都不端,任凭她自生自灭,亲情凉薄至此,也可见当时社会的功利媚俗至极。
二、权利牺牲品
在贾府,虽然贾母是受人尊敬的老太君,可是王夫人却是实际的当权者。对于宝玉这么一个命根子,贾府振兴的希望,他们必定明争暗斗,都想要拥有对于宝玉的主导权,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宝玉亲事的控制上。
对于贾母来说,宝玉的妻子不二人选自然是黛玉--自己的亲外孙女。自从黛玉丧母,被从扬州接过来后,贾母就刻意安排她与宝玉同食同寝,打小就开始培养她们的感情,连亲孙女迎探惜三春姐妹都来不及照顾要靠边站。
贾府中人对此也都心知肚明,就连贾琏的小厮兴儿在对尤二姐介绍贾府人事的时候都说:“若论模样儿行为,倒是一对儿好人。只是他已经有了人了,只是没有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所以还没办呢。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可是对于知书达理、世家小姐的黛玉,王夫人却并不待见,因为她心目中的儿媳妇是宝钗这位封建淑女。
所以在黛玉进府的第一天,她就警告黛玉要远离、少招惹宝玉。
更是在之后把这股气撒到晴雯头上。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
就因为晴雯与黛玉的模样、性格有些相像,在她被人诬告的时候,王夫人便有了借口进行发难整治,因为晴雯还是贾母钦定的宝玉姨娘人选,王夫人现在不敢拿黛玉怎么样,但是对于一个丫鬟还是有足够权力去处理的,就这样晴雯被王夫人先斩后奏的驱逐出府。
贾母虽然也心知肚明王夫人的目的,可是她已经被架空、手中没有实权,也不便于与王夫人正面相抗,只好不痛不痒的说了两句了事,晴雯也就这样成为了封建家族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三、自身原因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个是《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她居于金陵十二衩又副册之首,也是宝玉屋里的四大丫鬟之一,红学界普遍认为她有林黛玉之风。
从上首判词来看,霁月、彩云,都是很美好的词语,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胸怀洒落,这些曹公都给了晴雯,也可以看出他对晴雯这个人物的喜爱。
然而,曹老并没有将她描绘成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子,先生笔下的晴雯,是个有血有肉,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丰满人物,因此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真实而动人。
晴雯是红楼中公认的美人,可是也正是因为漂亮,让她自视甚高、得意忘形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屑于与一般的丫鬟交好,给自己留一步退路。
鸳鸯对平儿说:“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和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作?”
鸳鸯是红楼中的第一丫鬟,为人公正、待人平和,她给平儿列举的这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相好的丫鬟,却没有晴雯的份儿,说明晴雯平常不怎么懂的或者说不屑于维护人际关系,她在贾府也早已被人孤立。
由于她的高傲,她妄想着可以做贾宝玉的妾,从此一步登天,改变命运做人上人。
可她又是纯洁的,王夫人说她“妖精似的”勾引宝玉,是绝对没有的事情,因为她不会像袭人一样为了姨娘之位奴颜卑膝、卖主求荣。
如果她善于经营,再加上贾母的暗中支持,以及宝玉对她的爱护和敬重,她一定可以稳坐姨娘的宝座。
她输就输在了太美好,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的个性太鲜明,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才导致了底层人物的反扑和统治者的镇压,从而断送了一条美丽鲜活的生命。
结语
晴雯做为红楼中的最美丫鬟,拥有绝对的先天优势,却最终没有如愿以偿成为姨娘,反而被人中伤导致少年早夭,实在是可惜。
虽然说社会因素和权力斗争下成为牺牲品,是她无法选择和掌控的,可是自身的性格才是导致她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如红楼中的袭人被贾母评价为锯嘴的葫芦,没有晴雯的机敏灵巧,也没有晴雯似的美貌讨宝玉欢心,可她依然一步步盘算,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最终做到逆风翻盘,被王夫人提拔内定为准姨娘,达到人生巅峰。
如果晴雯有袭人的一半心机,懂得韬光养晦,运用自己的美貌和灵巧为未来盘算,也不至于一手好牌打烂,成为终身遗憾。
所以说长得漂亮不算本事,活的漂亮才是本事。
作者简介:思然,写作践行者,想要用文字提升自己,时刻走在精进路上的90后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