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作文—就这样慢慢长大
吕姿娴
“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儿时的歌谣又在我的脑海中响起,每当我回想童年生活的时候……
儿时的老屋是慈祥的。她的门前总是凝聚着灿烂的阳光,晒衣服的竹竿被风吹得吱吱响动着,人也就悠悠晃动着。那斑驳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儿时的我,每次去外婆家,都以日月星辰为友,以花草树木为伴。那儿变成了我的乐园。小小的我总是在屋里上蹿下跳,东翻翻西找找,总是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人躺在外婆家门前那块空旷的草地上,感受微有凉意的清风,看闪着灯的飞机飞过天空,听树丛中若隐若现的蝉鸣,闻花儿幽幽的清香,品叶尖儿甘醇的雨露……
童年就是如此,当你体会出它的美好,回味到它的甘厚时,它早已不见了踪影,徒留了一地的惆怅。童年,是真中的梦。
在外婆家附近的田野中游走也不失为一种快乐的体验。我经常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游于田野,像几株狗尾巴草似的立在田埂上,傻傻地看着天空。天空总有成群的鸟儿飞过,像秋天的田野一样繁华。夕阳下缕缕轻薄的灶烟,远天的清朗,栖满了我小小的诗意的心灵。
就这样,我无忧地度过了我的童年;就这样,在清闲悠祥的环境中,我慢慢长大了。
难以想象,若抽掉“童年”这个页码,我的生活还剩下什么呢?
那个*昏,我突然对我感到惋惜——我们不会再有“童年”了。我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很少能再出来了。
我的心灵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回忆了。因为,童年,终究是闪过了。只是留下太多童真的画面待我细细欣赏。
渐行渐远的童年啊,它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在宁静与祥和中,我的童年洒上了一片朦胧……
付景林
FLOWER
光阴如骏马一般肆意驰骋,又如离弦之剑一般不曾复返,我们似若芽般慢慢长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单纯到心思慎密,从冲动到冷静……
关上家门,沿着长而直的绿茵小道向前走,稀疏的绿叶间透出斑斑驳驳的阳光,从天空中直泻下来,洒在地上。路边零散几处小店:一点点、优佳优选、陕西臊子面……在我能够忆及的范围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属“一点点”了,他们整齐的口号声常常令人发笑:“欢迎光临”、“请摇晃后再喝”、“一点点喜欢您来,喜欢您再来”。满满一口珍珠奶茶,甜而不腻,奶茶在唇齿间荡漾,在心底起了舞,而整齐的口号声,也在陪伴我长大的绿茵小道回荡。
颠颠地背上书包,我继续向车站走去,看着刺眼的太阳光下,一个个路人皱着眉头眯起双眼,我暗自发笑,却不知我亦是如此。扶着把手迈上车,丝丝冷气从我的头顶灌下来,使我心里的烦躁减轻了不少。“刷卡成功”,我坐上靠窗的单人座,从书包里缓缓拿出一本《平凡的世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以前,这种讲述平凡生活的小说我几乎碰都不碰。可现在,这本以孙少平一家为轴线发展的故事已经成为家中茶余饭后的闲谈,作者的文笔朴实自然,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从公交车台阶上跳下后,我把书本放回书包,摇摇晃晃踏着路边缘的灰色砖块走进了校园。
阳光、奶茶、公交、小说,简单而平凡的日子,周而复始,就这样我慢慢长大。走出校园,手捏毕业证书的一角,心里不知是快乐还是忧伤,但可以确定的是,我长大了!在那条绿茵小路中的一株若芽也慢慢生长。阳光透过它的叶片,为它镀上了一丝金边,小芽也蓄力着,准备发光发彩。
顾雨晨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眼间,齐腰高的小人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春天,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春游的好时节。叫上邻居哥哥,叫上小伙伴儿,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玩儿。天空中一缕一缕微云,掩起了太阳,即使是才二十多度,也能玩得满面红光。微风轻轻吹拂,拂去了疲劳,拂去了烦恼。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总能在一颗大树下发现一株娇小的嫩草。哥哥告诉我,你看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我们也要像小草一样,破土而出,顽强拼搏!
于是,那个春天让我体会了生命的美好。
夏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窝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着棒冰,看着电视,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儿。可是哥哥总是拉着我去写那令人疲厌的暑假作业。我哀求着,想要多争取一些玩乐的时间。哥哥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要管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我闷闷不乐地关上电视,一声不吭地写作业。
于是,那个夏天让我明白了自律的重要。
秋天,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天空灰蒙蒙的,飘着雨丝儿,浸润了路边树上的*色枯叶。落叶受不住了,便飘零着,旋转着,徐徐落下。放学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向哥哥倾诉着:“今天作业太多了,都快堆成山了!我可不想上学!”哥哥告诉我,上学本就不是像去游乐园那般清闲自在,总是有些事需要去勇敢面对,而面对困难,就退缩不前,这不是战士。我茫然地点了点头,慢慢咀嚼着他的话。
于是,那个秋天我学会了勇敢地直面困难。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风呼啸,漫天风雪将这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我的心随着天空中飘飞的雪花,变得拔凉拔凉的。我问哥哥:“为什么一个朋友,你对她那么好,那么好,她却使你伤心。为什么明明我对她那么欢喜,她却要在背后诋毁你。哥哥你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你对她好而对你好,有些人不懂得你对她的好,你也不必耿耿于怀。只有你坦然接受,才不会伤害到自己。
于是,那个冬天让我懂得了释然。
我就这样,在哥哥的身旁,慢慢长大。
陈唯佳
时间的齿轮,像那莫比乌斯环那样,持续转动着,转动着。十二年过去了,我也慢慢长大了。
当我四岁时,看着妈妈和奶奶天天抢着洗碗,经常听到妈妈说:“您歇着吧,我来!”于是我耳濡目染,也想替妈妈“分担”家务。有一次,趁着厨房没有人,四肢不是很发达的我,拿起几个油腻腻的碗,准备拿到洗碗台上一显身手,把它们洗个干干净净再去向妈妈邀功,结果没想我的身高够不着洗碗台。于是灵机一动,想到马桶的高度刚刚好,足够我发挥,连忙乐呵呵地把碗拿到了卫生间,小心地放到马桶,倒上洗洁精,一本正经地洗了起来。妈妈听到洗手间叮叮当当的声音,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忙过来一探究竟,一看,妈妈瞬间变得目瞪口呆,我连忙解释到:“我在洗碗,帮你和奶奶分担家务!”
那时,我想帮忙,可是力不从心,反而会添乱。
当我七岁的时候,一个语文老师在学校里举办了一节公开课。她给每一个学生一张A4纸,让我们在上面写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五件事物。听完,我正经地面对着这空白的纸,在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货架,有着世界上所有买得到,买不到的东西,但是只能选五样,这真是给我一个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了一个下马威啊!经过几番细心的思考之后,我在纸上写下了书、纸、旅行、家人、美食。但是等全部同学写完了后,老师却又让我们划去四个,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墙角上的钟,钟上的分针,一圈一圈地转着,永不打破这轮回;地上的花盆,花盆中的花,花瓣一片一片掉落,止不住这岁月;讲台上的老师,老师手上的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道一道的划痕……到了最后,书、纸、旅行、美食还是被一只魔爪给无情地抓走了。现在我的面前只有一张张家人的照片在我面前荡回来,荡回去,从这一张换到那一张……我想:一定要珍惜这眼前的一切了,不要等有一天,连家人都被那魔爪给抓走了。
那时的我,收获满满,学会了如何去选择事物,也知道了要去珍惜这眼前的一切。
当我十岁时,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我们这个家庭中——我的妹妹出生了,这也意味着:家人大部分的精力都从我身上转移到了妹妹的身上。我从那天开始,便不是父母唯一的小公主了,我现在拥有了姐姐的身份!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习惯性地叫到:“妈妈帮我梳头!”往日妈妈都是热情地过来帮我梳头的,可那天妈妈却说:“自己梳一下吧!妈妈正忙着给你妹妹梳头呢!你别忘了你已经长大了哦!”我便不情愿地梳起来;紧接着我问奶奶早饭在哪,回答却是:“在锅里,自己端一下哦!”当我拿起书包准备随爸爸的车一起去学校时,爸爸却说:“今天你自己去吧,我要和你妈一起带妹妹出去玩。”从那天起,一切都变了,我不再是家人关心的中心了,曾有一段沮丧的日子,但是后来我明白了,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和那个小屁孩比起来,我是个大人了,是个大人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会离我远去,你终将要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生活,而我也明白了人总是要学会分享爱。
那时的我学会了去分享,也学会了自理,自立!
当我……
我想每一个人的成长便都是这样的,从被爱到主动去爱人,学会取舍,学会珍惜!我现在长大了吗?不,并没有,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无时无刻,不经意间的,漫漫人生路,我总是在慢慢长大……
顾令越
FLOWER
小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时候我胆小文静,但是现在我开朗大方,有领导力,口才很好,这些都离不开父母、亲人对我的爱。
爱藏在鼓励里。三年级的我成绩一般,在一次考砸之后,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我的内心沮丧极了,感觉这成绩自己都觉得丢脸,回到家不敢和父母说,只能一声不吭想把这件事瞒下去。嗯,这事就不说了,不签名,就不签名,我把它认真订正一下就好了。我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自以为能逃过一劫,却没想到妈妈爸爸早在班级群里得到了消息。这时,妈妈走进我房间,从书包里掏出不理想的那份试卷,我装着安静做作业的样子,事实上心跳加速,眼睛瞪大地看着手中的笔尖。在一旁的我悄悄打量着妈妈的神色,却偏偏在这时候爸爸也走进房间,他拿起试卷,把我每一道错题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我外表佯装镇定,其实额头已经密密麻麻出了一层汗。爸爸在看完之后在我书桌旁拿了把椅子来,没有训斥我而是和我一起把题目一道一道看下去,一起分析。我喘了一口粗气,听着爸爸的分析。“有好几道题中多深藏着陷阱,你看你就跳进去了吧。到遇到这种题型时,你就应该把关键词圈起来。”接着打了一个圈在试卷上,爸爸继续耐心讲解着,我也专注地听着。最后爸爸鼓励我:“加油,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一定能行。”我深受感触,听着爸妈的教诲,似黑暗中点上了一盏明灯,我低头继续前行!
爱藏在牵挂里,家人对我关爱至极。在疫情时候,看着妈妈奔赴一线,听着她噔噔噔地匆忙下楼,脑海中不停闪现着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病床前的样子,为她担忧,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心酸。妈妈仿佛看出了什么,临行前,摸着我的头说:“你放心,妈妈会照顾好自己,妈妈不在的日子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有时间我们就视频,报平安。”我忍着泪,点点头。爸爸忙于工作,我就一个人在家,自己起来自己做早、中餐,白天自己照顾自己,能合理分配时间,就这样我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锻炼出了很强的能力。
我的生活弥漫着浓厚的爱,我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金亦萱
每每有拂面的微风习来,每每有飘零如雪的桂花散落,每每有溪水从我的掌间淌过,我就会感觉到时间的飞逝,又想到了我儿时的记忆......
虽然不能说我的故乡在农村,但是由于我父亲那边的亲戚很少搞活动,所以我的童年大抵是在我外婆家的农村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满山遍野的桃花簇,那缀满花瓣的小水沟,那氤氲着花香的小村庄,仔细想想好像还能闻到那个味,那个让人闻了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香味。
儿时哪有那么会发现美的眼睛?也不过只是在山坡上玩耍罢了,但那也有无限的乐趣,那时的我,五六岁足矣,在山坡的草地上死命地追着蝴蝶,“吹面不寒杨柳风”正是如此。风,轻轻的,从我脸上拂过,草,嫩嫩的,被我的脚踏过。鸟儿将窠巢筑在繁花嫩叶之中。空气总是那么的清新,天空总是那么的晴朗。现在回忆起来,那片天地,那片自由自在无比洁净的天地,好像还触手可及。
夏夜,傍晚,树底下。听着蝉鸣,嘬着啤酒,吃着西瓜,暖暖的晚风温柔地从我的发丝间拂过,我总会说:“风婆婆来了,好凉快呀。”姐姐就会莞尔一笑,望着天空中的明星。有时在炎热的夏夜,也不免会泡在水中,在外婆家门前永不断流的小溪中,我总是在那里嬉水,打水仗,甚至有时还想着从我手上流淌而过的水,它的源头在哪里?夜晚,竹椅上,打着一盏小夜灯,摇着一面小扇子,就这样,我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中秋节到了!”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叫喊声,中秋到来了。小村庄张灯结彩,被打扮的像个出门约会的姑娘——花枝招展。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和姊妹去家中的桂花树下,抿着菊花茶(当时只有在中秋才会有茶喝)吃着月饼,树上落下的桂花就好似为土地铺上了一层地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想,这大概就是芬芳的离别吧。
冬至,下雪了,那可好。孩子们皆认为没有玩雪的冬天是没有灵*的,打雪仗,扔雪球,堆雪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冬天虽然很是安静,很多动物都冬眠了,但是在孩子们的欢笑中,他就不显得这么乏味了,他瞬间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被一层洁白笼罩着,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就连有些大人,也忍不住会在雪地中与孩子们玩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这样,我在这小村庄中逐渐长大了......
黎思绮
FLOWER
小小的人儿慢慢长大,慢慢地、慢慢地就成为了一个少年。
两岁,出生在宁波的我,被爷爷奶奶带回了乡下。古朴的老房子,水泥地板,老式电视机,小木床,都成了我童年的一部分。在老房子里,有着石砖砌成的猪圈,粉红的肥壮的小猪和我一起度过了好多时光,我总是喜欢靠着它肥壮的身体,牵着它在太阳底下晒太阳,让阳光把我们轻柔地包围。它长长的猪鼻子老是怼着我的腿,时不时发出“哼哼”的闷声。
三岁,上了幼儿园。回到了宁波,面色土*、瘦小的我,开始了无忧无虑的、与同伴们玩耍的欢乐时光。在每一个暑假的夜晚,我们总是拉勾勾相约好,在爸爸妈妈带领下,一起散步,那时拉风的我们,骑在拉风的自行车上,拉风地骑着,与风相逐,总是没心没肺,一心只想着争夺“骑行的桂冠”,摔倒了也只是抹抹眼泪,又骑上了自行车,奋力朝着前方对手追去。再次回头,妈妈们早已被落下得看不见了身影。又是一局比赛开始了……直至再也没有力气,又扑回妈妈的怀里,把自己蜷缩起来,疲乏地沉沉地倒在妈妈的怀里,呼呼大睡起来,陷入梦乡。
六岁,步入小学。和同学们从互不相识,到渐渐熟识,到知心朋友,到至交好友。在校运会来临之际,同学们总是踊跃举手报名,每天刻苦训练,跑步、跳远、跳高……在运动会上奋力奔跑,勇夺第一。在期末复习阶段,我们总是互相鼓励,互相探讨知识点,共同提高,虽然我们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友谊之花却在争论中悄然开放。
六年后,一张卷子考散了一班的人,同学们的眼眶湿润,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各奔东西却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同学、老师,去探索更深的世界……
就这样慢慢长大!
李景宜
在与邻居家小孩玩耍的尖叫声中,在为了玩一个精致的玩具而大哭大闹中,在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裙子而兴奋中,我慢慢长大。
五岁时的我,是天真而充满好奇心的。那时的我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无比新奇。或许对遇风就能“当当”作响的风铃出过神;看见妈妈鞋柜里的高跟鞋,总会在妈妈出门叮嘱我好好在家不要胡闹时,偷偷把它们拿出来试个遍;被那一摞摞印着漂亮图案的图画书所深深吸引;对一个可以喷出水雾的喷壶着迷……那时的我,看着每天从学校出来的学生们是说不出的崇拜,也是说不出的羡慕,我是多么想可以肩并肩和他们走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啊!
七岁时的我,是稚嫩而又神气的。我已经如愿以偿地背上了书包,能在学校里学习与玩耍了,看着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摆正胸前的红领巾,昂首挺胸地从他们面前走过,仿佛在说:“你们看,我可是大姐姐了,能戴红领巾了呢!”
十岁时的我,是稚气未脱的。虽说已经不是那稚嫩的二年级小学生了,可是与那些将要毕业,紧张学习的哥哥姐姐们比起来,一定还没有他们那么沉稳,仍会在课间与同学追来打去,玩得大汗淋漓,经常要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之后才知回到教室,可是下课玩耍时那兴奋劲儿还是久久不能平复,老师来了,才故作几分稳重,有模有样地念起书来。浑然不觉中,我的年龄已经增添了一位数,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同七八岁时不大一样了,可是对于许多事物,我还是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每一次家里买来西瓜时,我总是要争抢着第一个吃,把最甜的一部分挖走;晚饭后总是霸着电视,看自己最爱的少儿频道;吃零食的时候总是想吃独食,不愿与别人分享……
如今,我已经十二岁了,已经变得成熟而又稳重了。每一次得到好东西时总会与人分享,课间也再看不见我疯疯癫癫,与伙伴追追打打的场面了,多数时间,我总会待在教室里,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写作业,偶尔与邻桌的同学讨论一下解题的思路……学习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晚饭后在客厅,以往的时候总会看见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热切地谈论着,从学校里的见闻到国际上的大事,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可如今却少了我的身影,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我都会在房间里完成作业。我有这样的变化,或许就是因为时光变迁的原因吧。
在荏苒的时光中,我就这样慢慢长大,我就将升入初中,我依然还会有所变化,有所成长,回忆过去,就只能回眸一笑,就这样,我慢慢长大。
李宇恩
泪水,是辛酸的,是喜悦的,它总是伴我们走过人生中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也陪伴着我们慢慢长大。
那一次,永远无法从脑海中抹去。
“你做的饭真难吃,我再也不想来你家吃饭了!”
“乖,吃点吧!”阿太满是皱纹的脸上堆着笑哄我。
“我才不要!”我任性地扔下筷子,甩上房门,跑了出去。
没想到,这一次的任性竟是我与阿太的最后一次对话。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就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阿太在睡梦中安静地走了。当父母去参加阿太的葬礼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们或许是认为那里的气氛不太适合我,也就没有强迫我去。
可是谁又知道我心中的无助与悔恨呢?爸爸妈妈出门后,我痛哭起来,泪水从眼眶中止不住地往外冒,我也无力动手去擦,任由着咸涩的味道沁满口腔……直到他们回来后,我还在低声哭泣。妈妈似乎发现了我的异常,安慰我说阿太走得很平静,不要太过伤心了。我还是很自责,阿太那么老了,连走个米都很困难,我还嫌她做的饭难吃。我越想越懊悔,可惜,我再也没有机会跟阿太说一声“对不起”了。
泪水的辛酸像一股轻烟缓缓散去,在这之中,我也慢慢长大了。
泪水,有时也是喜悦的,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把我关在房间里,每天雷打不动地弹琴一小时。有一次,我听见门外孩子的嬉闹声,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凭什么?”这时,一个声音回应了我:“就凭你不努力,永远学不好!”我定睛地看着滴在手上的眼泪,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那眼泪仿佛就是雨后的一道彩虹。这之后,我加倍努力。
就这样,在泪水的洗礼下,我褪去了儿童的稚气,就这样慢慢长大了!每次我流泪过后,就会成长许多,那里面承载着失败的辛酸,成功的喜悦,成长的蜕变!
吕欣妍
FLOWER
幼时的我,懵懂无知;此时的我,成熟懂事。时光流逝,将我那可爱的童颜抹去,换上清秀的新颜,我慢慢地长大了。
幼时,我最喜欢的事便是午睡。每次一吃完午饭,我便一下扑倒在床的怀抱中,缩在暖暖的被窝里,春听鸟儿啼鸣,夏听蝉儿叫唤,秋听叶儿飘飞,冬听风儿呼啸。睡醒后,睡眼惺忪地从被子的缝隙里向外一望,午后的暖阳便略带几分顽皮地蹦跳进来,那时的午后,是我童年时的黎明。
过了两年,我上幼儿园了。那时的我,迷上了看动画片,那一个个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五颜六色的小人儿,深深地勾住了我的心。每天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动画片,一得空便高高跃起,整个人舒舒服服地砸在沙发上,左扭右扭找到一个惬意的姿势,然后就是我的拿手好戏:拿出摇控器,开机,选台,调音,一气呵成。是那时我最为熟练的几个动作,我看动画片时不知不觉的微笑,是我童年时美好早晨的模样。
几年后,我上了小学,开始成天与文字、数字打交道。放学是我最兴奋的时刻,放学了,可以不受校规约束;放学了,可以不被老师管教;放学了,可以与同伴一起说笑着回家。于是,一放学所有人便如同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在四通八达的马路上四散跑开,我当然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那些哄哄闹闹一起携手回家的日子历历在目,是我童年时代的高潮。
可潮涨得再高,也终有退潮的那一刻,在毕业考最后一门考试交卷的结束铃声中,我的童年“叮呤叮呤”的越走越远,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大树下,之前那与草比高的小人儿,在时间的抚摸下,慢慢地长大了。
孙娜阅读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