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宜兴紫砂胎剔红缠枝莲纹茶壶
博美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BM:2,,
紫砂内胎,笠帽式压盖,圆口,直颈,溜肩,折腹下敛收,曲流,环柄,内凹圈足。紫砂壶外及盖面通体髹红漆,上刻回纹锦地。盖饰莲花宝珠钮,盖面环饰变形莲瓣纹,并间以如意云头纹。流、及执柄均为口狮吞象鼻式,上饰花卉纹。口沿缘边城垛纹一周,下雕拐子龙纹。颈部饰倒垂莲瓣纹,内填仿古蝉纹。器腹通体雕缠枝莲花依次排列,花型硕大,枝叶翻卷相缠。足墙回纹一周,壶内及底部露出赭红色紫砂胎地,质地细腻温润。
本壶以紫砂为胎,罩以剔红雕漆纹饰,别具新意且不失实用。此种制作手法流行于明代晚期,后经康雍盛世,直至清乾隆时期再度呈现。究其原因,乾隆帝一生*绩卓著,文治武功,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是极有追求,宫中陈设之物常能见到乾隆帝的御制诗文,许多器物他也亲自参与设计。
众所周知,乾隆帝好茶事,对紫砂茶具更是情有独钟,他六次南巡都带备紫砂茶具品茶。据传曾御制颂茶诗二百逾首,从采茶、制茶以至煮茶无一不述。每年正月,并召内廷大学士、大臣、翰林等至紫禁城重华宫,御赐茶宴,品茗联句,君臣同乐。在乾隆朝档案中,亦有将紫砂壶作为贡品的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五日,紫砂织造……送到……宜兴壶四件。”而地方上进贡的紫砂茗壶,其品质远不能满足乾隆皇帝奢华生活的需求,乾隆帝也效仿康熙帝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一种在紫砂、铜、瓷等胎体上以雕漆、描金、彩绘等装饰手法创制茶具。
相关例子可见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件明万历时期的宜兴紫砂胎剔红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页2,图1;页3,图2。著录于《珠联璧合之美:中国漆器琺瑯器收藏精品选》一件明代的铜胎剔红葫芦形执壶可兹赏鉴。另一例,日本根津美术馆所藏明代的木胎剔红执壶,见根津美术馆、德川美术馆编,《雕漆》,日本,页19。R.L.Liu珍藏一件玉茶壶,见《阁有天珍:中国文房玉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年,页75;另一件铜胎画珐琅作例,冰裂纹地上绘梅花纹,属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载录于《故宫珐琅器选萃》,台北,年,图版48。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明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茶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时期紫砂胎剔红茶壶
传世品中乾隆朝紫砂胎雕漆茶壸为数不多,然宫廷所制,常为一个系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把带有“大清乾隆年制”金彩款识的作品,见《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国立故宫博物院,年,页,图。
伦敦苏富比年5月拍品
此器造型俊秀端庄,髹漆极为厚重,漆色红艳可人,工艺巧妙精湛,制作讲究,用刀犀利,刀法多变,锋芒毕露,为典型的乾隆时期雕漆工艺。纹饰繁密而装饰颇具法度,具有浓郁的西方巴洛克艺术风格,壸上所饰拐子龙纹、蝉纹等纹饰亦充分表现了乾隆帝好雅慕古的品味,本件宜兴紫砂胎剔红缠枝莲纹茶壶是近年收藏领域中不可多见的宫廷茶具珍品。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页2,图1;页3,图2;
2.《珠联璧合之美:中国漆器琺瑯器收藏精品选》,四川美术出版社,年,页48;
3.《雕漆》,根津美术馆、德川美术馆编,日本,页19;
4.《阁有天珍:中国文房玉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年,页75;
5.《故宫珐琅器选萃》,台北,年,图版48;
6.《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国立故宫博物院,年,页,图;
7.伦敦苏富比,年5月16日,编号,“清乾隆·宜兴紫砂胎剔红八宝纹茶壶”。
●博美讲堂丨彫漆之美·张荣与您相聚厦门
●清乾隆剔红百宝嵌人物故事兰草图插屏赏析
●清康熙清康熙斗彩内云龙赶珠外云鹤纹盘赏析
●博美讲堂丨元代剔犀如意云纹圆盒赏析
●博美讲堂丨明紫檀镂雕松下人物图连座笔筒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剔红十八罗汉图如意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剔彩宝船赏析
●博美讲堂丨明或更早铜错金银兽面纹贯耳壶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御制剔红嵌玉“仙人乘槎”图挂屏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茶叶末釉杏圆贯耳瓶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仿哥釉葵花式三足洗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御制瓷胎剔红开光粉彩花鸟纹双联瓶赏析
●博美讲堂丨元代剔红芦雁图葵式盘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铜双牺耳尊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代青花矾红海水云龙赶珠纹高罐赏析
●博美讲堂丨清乾隆仿官釉六方贯耳瓶赏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