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美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牧场高效管理,专家这样说
TUhjnbcbe - 2021/3/13 9:26:00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年11月3日,“牧场高效管理技术创新”论坛在甘肃金昌举行。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志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莎、基伊埃(上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软件与自动化销售支持林云财、上海伐利牧业技术设备有限公西北区域经理周耀华、北京奥耐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风辉、中国农业大学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经理/培训师刘凯、北京优博维尼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晓波、泰安意美特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和银、嘉立荷(山东)牧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宋岩岩等专家围绕牧场高效管理技术创新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来自农垦乳业联盟的奶牛养殖企业以及供应商等企业余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奶牛养殖专家组专家、北京市畜牧总站书记/副站长、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路永强主持。

路永强指出,年是奶业振兴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之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奶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奶业还是砥砺前行,据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生鲜乳产量达到了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9%,是为数不多的逆势上涨的产业之一,这体现了奶业人的担当。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志愤博士做了题为《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的报告。报告指出,奶业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奶业在整个草地农业发展中作为“火车头”起到了关键的带动作用,对我国农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奶业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数据的支撑,一牧云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奶业大数据平台,在全国21个省(市)部署应用,并基于平台数据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泌乳牛平均日单产30公斤,平均21天怀孕率18.8%,泌乳牛平均泌乳天数天,平均成母牛死淘率31%。

成母牛繁育关键生产性能现状:配种率53%,21天怀孕率18.8%,受胎率39.2%。

会议还发布了《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版(详情
TUhjnbcbe - 2021/3/13 9:26:00


  为了摸清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生产管理状况,年《中国乳业》杂志社组织调研组对全国16个省(市,区)的家规模化奶牛场和养53家养殖小区(合计家)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这些规模化奶牛场和养殖小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辽宁、四川、重庆、上海、江苏、湖南和广州等省区,既涵盖了奶业主产省区,也包括了南方的奶业产区,覆盖面广。


  调研对象涉及范围广,既有成立于年的老牛场,也有成立于年的新牛场;既有小规模牛场,即存栏在头左右的牛场,也有存栏在多头的超大型规模场;企业性质方面,包括了国有、集体、私营、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多种类型。


  本报告对规模奶牛场的从业人员、成本与效益、设备购置与使用、生鲜乳生产与销售、繁殖育种、饲料营养、卫生保健与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并针对不同地区情况进行了分区分析。以下内容节选自专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奶牛场的基础设施情况


  机械挤奶的好处毋庸置疑,当前我国规模奶牛场的机械挤奶率接近%。其中,使用利拉伐挤奶机的规模场有70家,占37.2%;使用GEA挤奶机的规模场有50家,占26.6%;使用博美特挤奶机的规模场有18家,占9.6%。(图1)

图1挤奶机品牌分布图


  报告统计结果表明,有家奶牛场使用了TMR搅拌车,占78.2%,有41家奶牛场未采用TMR饲喂技术,占21.8%。在使用TMR搅拌车的牛场中,使用进口TMR搅拌车的牛场占多数,如使用司达特TMR搅拌车的奶牛场有94家,占63.9%;使用法国库恩的有14家,占9.5%;使用郁金香公司的有14家,占9.5%。

奶牛场的人员配备情况


  年,这家规模场的平均员工总数为41.85人,人均月工资为.60元,人均饲养奶牛为28.38头,其中大专以上人员为7.99人,占比为19.09%;50岁以上人员为9.55人,占比为22.82%。


  奶牛场中人员数量最多的工种是挤奶工,其次是行*和后勤人员、配料送料工、粪污处理员;在所有工种中,场长的人均月工资最高,为.28元;兽医师、配种员、营养师的人均月工资比较接近,都在元左右,剩余工种的人均月工资也都比较接近,在元左右。场长、兽医师、配种员、营养师中大专以上的比例很高,达80%以上,挤奶工和粪污处理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大专以上人员数量最少。粪污处理员、配料送料工的老龄化情况比较严重,50岁以上人员的比例在30%以上,而质检员是所有工种中相对较年轻化的工种。

饲养管理情况

1.良种繁育


  在调研的奶牛场中,%的奶牛场均饲养荷斯坦奶牛,另有2.22%的规模奶牛场同时饲养了娟姗牛。有50.00%的奶牛场的奶牛主要来源于自繁自育;19.02%的规模奶牛场,奶牛主要来源于国内购买;13.04%的规模奶牛场,奶牛主要来源于国外引进;其余17.94%的规模奶牛场,奶牛来源于多种形式的组合(图2)。

图2调研奶牛场奶牛的主要来源渠道分析

2.管理模式


  此次调研的奶牛场中有家采用散栏式饲养,占64.9%;69家采用拴系式饲养,占36.7%(有部分奶牛场采用1种以上方式)。


  在调研的奶牛场中,所有的奶牛场都对奶牛进行了分群,这样针对性地饲喂和管理,不仅有利于奶牛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产奶量的提高。其中,有46.5%的奶牛场根据产奶量、泌乳期、胎次和年龄等进行分群;有32.2%的奶牛场仅根据产奶量分群;还有21.3%的奶牛场仅根据泌乳期分群。

3.饲草饲料


  调研的牛场对粗饲料品质的要求较高,粗饲料的投入比例在不断加大,据统计,牛场的精粗比主要集中在60:40-35:65之间。


  在调研的牛场中,80.2%的奶牛场使用苜蓿,且多数牛场苜蓿的饲喂牛群是泌乳牛。从苜蓿来源看,61.2%的奶牛场依靠外购,27.2%依靠自种,11.6%外购和自种结合。外购苜蓿的奶牛场中,进口苜蓿的牛场占比达到了80.4%。由于进口苜蓿价格高启,达元/吨,在国家鼓励*策下,很多有条件的牛场都开始自种苜蓿,特别是具有地域和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的牛场,自种苜蓿比例有所提高,外购比例有所下降。


  调研牛场使用羊草的比例很高,年有89.0%的奶牛场使用羊草饲喂奶牛,较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年使用羊草的牛场中,有53.1%的牛场,全群都饲喂羊草,剩余的牛场,羊草仅用于饲喂成母牛。

4.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


  年的调研发现,52.9%的奶牛场认为乳房炎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22.4%的奶牛场认为繁殖类疾病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另有17.8%和6.9%的奶牛场分别认为肢蹄病和消化类疾病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与年和年的调研相比,认为繁殖类疾病对奶牛场收益影响最大的奶牛场比例有了明显提高(年和年的奶牛场比例分别为13.5%和16.7%)。


  为了治疗奶牛疾病,牛场付出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年,奶牛年头均治疗费用在50元以内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牛场总数的10.7%,在51~元的占16.4%,在~元的占30.2%,~元的占18.2%,~元的占8.8%,~元的占6.9%,~0元的占5.7%,还有部分奶牛场治疗费用大于0元,占3.1%,其中最高达到2元(图3)。和、年比较,年用于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明显增高。

图3年奶牛场年头均治疗费用(单位:元/头)


  调研的奶牛场中,年疾病淘汰率≤5%的奶牛场比例为54.8%,在5%~10%(含10%)的奶牛场比例为15.3%,在10%~20%(含20%)的奶牛场比例为12.1%,淘汰率大于20%的奶牛场比例为17.8%。~年奶牛场因疾病造成的淘汰率变化不大。

5.粪污处理


  在采用规模场经营模式的奶牛场中,人工清粪和铲车清粪是牛舍的主要清粪方式,采用电动机械刮板清粪的牛场的占比也达到四分之一。
  此外,总体看,牛粪直接还田的奶牛场所占比重最大,在养殖小区和规模经营的奶牛场中分别占47.17%和53.23%。其次被奶牛场普遍运用的处理方式是将牛粪加工为有机肥,养殖小区和规模经营的奶牛场分别占39.62%和31.45%。

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

1.奶牛单产


  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为.15千克/年·头,比全国平均水平5千克/年·头高.15千克/年·头(22.29%);其中,单产最高的为.9千克/年·头,最低的仅为2千克/年·头。


  同时,调研规模奶牛场近两年成母牛年均单产呈现上升趋势,年成母牛年均单产分别比年(.45千克/年·头)和年(.55千克/年·头),增长了.7和.6千克/年·头,增长幅度分别为8.53%和4.32%。

2.生鲜乳质量


  ~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单产不断提高,年为.15千克/年?头,分别比年和年增长了8.53%和4.32%,比全国平均水平(5千克/年?头)高22.29%。


  年1月、8月,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干物质含量分别为3.%、3.%;3.%、3.%;12.%、11.%。


  年1月、8月,调研奶牛场生鲜乳平均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分别为26.万、35.万CFU/mL,31.万、35.万个/mL。调研奶牛场生鲜乳细菌总数全部符合《生乳》(GB19—0)的有关标准。生鲜乳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高低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征。


  年至4年2月,调研奶牛场与生鲜乳交售对象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只有16家奶牛场调整了交奶对象,占调研总数的8.51%,调整时间主要在年8月和4年2月。


  年至4年2月,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4年2月为.63元/吨,比提高了.13元/吨。年8月,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4年2月涨幅回落,并有5个省份出现下降。

奶牛场的成本与效益

1.成本情况


  受玉米、豆粕等价格上涨,人员工资增加的影响,~年牛场的直接饲养成本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在调研的牛场中,~年的平均直接饲养成本分别为2.51、2.83、3.14元/千克,平均完全饲养成本分别为3.20、3.31、3.62元/千克。


  在各类成本中,饲料成本的占比最高。年,调研奶牛场的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平均比例为84.54%,其中有76.58%的牛场饲料成本占比超过80%,有23.42%的牛场饲料成本占比甚至超过了90%。与、年相比,奶牛场的饲料成本占比情况基本不变。在饲料成本中,精饲料的成本又占一大部分,很多牛场用于购买精料的支出是购买粗饲料支出的2倍。年,精饲料在总成本中的平均占比为53.43%,这一比值与、年基本相同。

2.效益情况


  年到4年2月,我国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持续上升。4年2月为.63元/吨,比年的.50元/吨提高了.13元/吨,提高了33.40%。年8月后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1.49%,4年2月涨幅开始回落。


  调研奶牛场泌乳牛的年平均收益为.48元/头,较、年分别增长了35.97%、22.38%。


  自年以来,牛场的效益情况在不断好转,亏损牛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在调研的牛场中,年亏损牛场的比例为12.8%,年降低为7.35%,到了年亏损牛场的比例仅为4.17%。

*策落实及需求情况


  自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策扶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享受过奶牛良种补贴*策的奶牛场所占比例最高(与年相同),达到近85%,其中近85%的奶牛场认为奶牛良种补贴*策执行效果好,10%认为效果一般,有5%认为应该让奶牛场有自主选择冻精产品的权力。


  调研中,希望出台的相关*策涉及到饲料、基础设施、机械设备、购牛、粪污处理、生鲜乳交售等各个环节。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牧场高效管理,专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