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中国美术学院考试试题,让不少人始料不及。
国画考试:根据整一首唐诗来创作;
色彩考试:从前几年的“彩头”震撼,又变成了风景默写,让人防不胜防;
在今年全国艺术类考生稳中下降的情况下,美院反而增加,考生多达到6.5万人次,比去年多近1万人次;计划录取的本科生只有名,录取比例基本在40:1;最热门的图像与媒体艺术类招录比例更是超过50:1。想必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都是有一肚子的“why”想要问。
在此,中国美术学院*委副书记刘正,来揭秘变化背后的缘由。
一
问
一
答
一.命题变化:通过考题优化考前美术培训
中国美院近几年在考试命题上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学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会这样出题呢?
刘正:我们一直希望能够通过美术考试影响考前培训,影响他们的学习内容。事实上,我们这么多年在考试命题上的变化,影响是很奏效的。在最早的时候考题改变很少,有部分考生就对着我们的考题应试地训练。曾经出过这么一个荒唐的事儿:在考试现场,一个考生对着女模特画了一幅男青年,考场的监考老师觉得很奇怪,就刻意询问了一下,该考生对监考老师说,我只会画这个,其他的没画过啊。这种应试方法,无疑是对艺术考试的一种畸形的训练。后来我们就尝试通过考题,来拓展考前美术培训学习内容和方向。
还记得有一年建筑专业第一次在考题上做了大变动,以往考的都是静物,那一次是考风景。考场一片混乱,大家都措手不及。结果那一届学生进来以后复查(每一年进来的考生都要复查),王赞副院长把他们分数全部打到80分以上。我们还挺不高兴,觉得乱评分,怎么可能都是80分以上,就马上赶到建筑学院,一看,确实每一张卷子都很好。这个让我们突然意识到题目的改变,反而能让那些真正能力强的人脱颖而出。
站在教室门口队伍中的许某,手里拿着自己刚画好的油画上下扇着,对于今天的考试题目,她略显激动的说:“这是联考之后画的第一张风景,之前练的都是彩头和写生,一般只有建筑方向才考(风景)。”另一位考生徐某某叹口气对记者说:“哎,没有想到默写会考风景,完全没想到!”不少考生,他们普遍表示,没有想到会考风景默写,之前练习更多的是彩头和静写。
另外,我们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我们希望有些学生能够画得速度快一点,有时考题是画两个头像,一个上午画两个不同的角度,这样都是改变考试方法。这其实也是对考前班提了要求,长期作业、中期作业、短期作业综合训练。还有也设置过临摹经典的考题,这也是希望考前培训要更多地